新东方在线中考网整理了七年级上册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供同学们参考。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重点和难点
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
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
2.形态特征:
3.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探究)
方案一:观察CAI课件(衣藻、水绵、海带等及其生活环境、藻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等),观察模型、实物,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小组探究、讨论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方案二:将课前采集的实物课上观察(根据地区差异有选择的采集海水或淡水中的藻类植物),也可观察装片以及衣藻的模型。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思考交流、达成共识。探讨课本79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方案三:有表情地朗读课本中的优美诗句,请见过诗句中景象的同学向大家描述介绍一下。观看挂图或书上的彩图。发散性思维,讨论书79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
2.形态特征
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方案一:观察CAI课件或录像(葫芦藓、苔藓植物及生活环境等有关资料及图片)。观察后,对比藻类植物,发现问题、提出间题、实验探究、合作交流、逻辑推理,探讨自己发现的问题及书上的讨论题。
方案二:观察实物或标本(有条件的地方可采集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实物),实验探究。
方案三:观察挂图或书上的彩图,讨论书上第81页思考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指导学生观察挂图及课本彩图,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2.形态结构
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方案一:通过CAI课件观察并比较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点及生活环境,质疑,制定探究计划,合作实践,进一步观察蕨类植物实物。
方案二:观察标本、挂图或书上的彩图或投影片。小组讨论蕨类植物的特点及作用,并表述、交流。小组将讨论结果归纳,并在全班交流。
方案三:先展示课余收集的有关蕨类植物的资料或实物,表达交流自己对蕨类植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有关知识。
知识回顾 较比、讨论、综合、归纳。 引导学生对三种植物类群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们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可采用列表等其他方式归纳总结。
相关链接
资料下载
英语学霸笔记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英语单词三字经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2册知识图谱PDF版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单词默写本电子版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册听力MP3音频合计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册知识点+课文详解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
获取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礼包
推荐阅读
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⒈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陆
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 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为:能
心脏规律地舒缩,将血液断续地射入动脉,心脏收缩时大动脉管径扩张,而心脏舒张时,大动脉管径回缩,故动脉血流是连续的。中动脉中膜平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 1、生态平衡: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
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 1、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1、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为了获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形成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动脉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动力系统。动脉始于心室,由大到小,逐级分支,如树枝状遍布全身,将血液输送至毛细血管。
动脉类型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 1、类型 脉硬化有三种主要类型
变异好处 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生物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变异分两大类,即可遗传变异与不
变异原因 辐射过量的辐射会引起基因突变;还有人为因素是时间的因素在不断的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错误,引起突变等等。 俄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