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海岸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西辽河会合以下的辽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纪冰后期海侵后,滨海部分受到淹没,未被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其时应为大片沼泽化滩地。这一情况,从晋末,唐初辽西、辽东间往返的记载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辽河下游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12世纪许亢宗使金,途经下辽河地区,“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辽河。濒河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北辽河居其中其地如此”。但当时海岸线的确切位置,今已无考。通过微地貌分析和钻孔资料,有人认为,自盖县、大石桥(今营口县)向西北,经牛庄达沙岭一线为公元前开始形成的古海岸线。这条古岸线在很长时间内无明显延伸。大约至10世纪契丹兴起,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来的汉人进行开垦,草原变成农田,使辽河含沙量渐增,海岸伸展逐渐显著。明代辽河河口在梁房口关,即今营口附近的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经沙岭以南约25公里,至吴家坟附近。营口在明末清初原为辽河口外一沙岛。以后泥沙淤积,至19世纪20~30年代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
辽东湾西部为大凌河三角洲。大凌河输沙量不及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与辽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了北面至闾阳今北镇县西南的浅海湾,现名盘锦湾。海湾以北的沼泽,后来一直存在。隋时大凌河口为望海顿,即今锦县右屯卫,岸线大约在此附近。
总结:我国海岸形势大体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海岸线穿过几个隆起带及沉降带,表现为上升的山地港湾海岸与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的格局;杭州湾以南,海岸线基本处于同一隆起带,所以具有较一致的特点。
资料下载
英语学霸笔记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英语单词三字经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2册知识图谱PDF版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单词默写本电子版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册听力MP3音频合计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册知识点+课文详解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
获取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礼包
推荐阅读
知识点:土地资源的特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和保护土地国策 1、土地资源的特点: (1)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
1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
1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 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
1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 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
1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外流区和内流区 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不流人海洋,流人内陆湖泊或中途消
1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邻近我国大陆的海洋 我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 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1 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 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京广、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
1 位置 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 地形和气候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
1 范围和位置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豫、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暧温带和中原枢纽位置 2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