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头的识别及放大倍数
例1.下图是显微镜的一些镜头,包括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3号是目镜,4、5、6号是物镜B.1、2、3号是物镜,4、5、6号是目镜
C.1与6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小D.3与4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大
答案:B
解析:目镜即接目镜,无螺纹,长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即接物镜,有螺纹,长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为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积。
二、视野亮度调整
例2.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与物像明暗程度无关的是
A.反光镜B.光圈C.镜头D.通光孔
答案:D
解析:物像明暗程度取决于通光的多少,通光越多越亮;反光镜的凹面比平面反光多,光圈越大通光越多,镜头放大倍数越小通光越多;通光孔在正常观察时不影响通光量。
三、装片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
例3.将一透明纸片书写“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⑴视野内看到的将是
A.bB.dC.qD.p
⑵若观察到的图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要将其移动到视野的中间,移动方向应该是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答案:⑴C⑵A
解析: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相当于将物体旋转180°后的图像;其移动方面与希望移动的方向正相反,如本题物像在右上方,要移向中央,希望移动方向为左下方,实际应向右上方移动。总结
序号
1
2
3
4
希望移动方向
左下方
左上方
右下方
右上方
实际移动方向
右上方
右下方
左上方
左下方
四、正确的取放、使用方法与观察的基本程序
例4.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显微镜时,应左手握镜臂,右手托住底座
B.应养成两眼睁开,右眼通过目镜观察的习惯
C.观察的基本程序是对光→放置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物镜接近装片→逆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看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移动装片进行观察
D.实验完毕,应擦拭干净,如需擦拭镜头应用擦镜纸擦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后,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送回原处。
答案:A
解析:取用显微镜时,应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A错。
五、污物位置的确定
例5.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了观察。请你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判断污物在何处?
答案:可先轻轻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转动,如果污物随着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如果不动,可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随着移动,如果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表面或内部;如果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污物应在物镜上。
解析:污物可能存在位置为:目镜、物镜或装片,判断时一般通过转动目镜或移动装片来观察污物是否移动来找到污物所在位置。
资料下载
英语学霸笔记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英语单词三字经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2册知识图谱PDF版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单词默写本电子版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册听力MP3音频合计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册知识点+课文详解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
获取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礼包
推荐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鸟类的不同形态结构特点,从而理解鸟类的多样性。 2、了解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本
教学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
知识目标 1、知道消化的概念 2、知道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 3、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消化腺、消化液、
知识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
教学目标 1、了解鱼类的经济意义和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 2、理解混合放养的原理和意义以及鱼苗的人工繁殖,并继续培养分析问题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社群行为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动物群体的组织特点及其优越性,了解动物通讯的作用和动物语言的种类。
教学目标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理解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 2。通过观察蝗虫身体结构与生
(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虹膜、 脉络膜、视网膜。 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晶状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 ﹡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