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专题(下载版)

2015-12-03 12:14:45来源:网络

  对策:了解内容概括方法:(1)文章标题法;(2)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3)一线串珠法;(4)六要素法。

  类型(二):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对策: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的思维过程。

  类型(三):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对策: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考点七:语言赏析类型(一):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申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

  类型(二):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1)修辞之美一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

  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

  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作用: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3)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

  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4)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句,因为它××。

  考点八:结构和思路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故事(事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对策:这类题目更强调学生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是目前考试中使用率比较高的题型。做这种题目时,要注意题目中有限制和提示作用的信息。

  思考顺序:概括的是什么内容——是文章的哪些段落——怎样概括。

  考点九:文章标题类型(一):直接让考生给文章拟标题。

  对策: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的情感。

  类型(二):判断已有标题是否正确,并另拟几个合适的标题。

  对策:从多角度拟题,但要紧扣中心。

  考点十:知识拓展题类型(一):人物事件拓展。如:本文主人公是一个爱国将领,你还能举出哪些?

  对策:弄清人物身份、性格,或把握事件的性质,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寻找合适答案。,类型(二):主旨拓展。用广告、宣传语、对联体现主旨。

  点击下载:2016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专题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2016中考资料下载2016中考最新资讯2016中考录取分数2016中考体育等最新中考信息,请关注新东方在线中考网。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lulei@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大礼包

微信扫码关注 自动获取网盘链接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初中学英语资料大礼包合集

扫描下方二维码自动领取

初中资料
更多>>
更多英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