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一、教学内容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18课《南州六月荔枝丹》1-10自然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荔枝的外部形态、内部组织。
(2)掌握本部分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 。
(3)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领会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2、过程与方法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为主,教师适当引导点拨为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不读死书尽信书,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本部分内容的说明顺序
2、本部分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明朝诗人丘浚(xùn)在七言诗《咏荔枝》中写到“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诗人对荔枝无以复加的赞美和推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
(二)自学感悟
1、学习1-10自然段
(1)默读2-10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完成下表:
(2自然段) 果壳
(3自然段) 颜色
外部形态 (4自然段) 果形 外
(表) (5自然段) 大小
荔
枝
(6自然段) 膜
(里) (7自然段) 肉
内部构造 (8自然段) 贮藏 内
(9自然段) 核
荔枝的花 (10自然段) 花
师生小结: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分作者采用了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说明方法,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两方面给我们介绍了荔枝的知识。
(2)第1自然段写的什么?这个开头有什么好处?
(以小学学习《荔枝图序》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这个开头既亲切活泼,又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原原本本地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诗句,为后文提到的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据。起到了引出说明对象,总挈全文的作用。)
(3)课文第8自然段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本段介绍荔枝的贮运。首先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然后用科学的数据加以验证,最后引用典故说明荔枝保鲜之难。这段内容与上段介绍果肉关系密切,可视为有关果肉知识的补充。
(4)第10自然段可否归入荔枝的内部结构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可以。荔枝的花不属于荔枝的内部结构范畴。)
(不能删除。由荔枝果实想到花,有花才有果所以附带介绍花,给人完整的印象。)
师生总结:课文的1-10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荔枝的果实,按照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说明。
(三)合作探讨
思考: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本文除了介绍荔枝的知识,还有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教师点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
讨论后交流。明确:
1 说明方法有:
(1)举例子 使说明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如: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现实的)
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枝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调查的)
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古籍记载)
(2)打比方 使说明更形象生动
如:绛囊、红星、珊瑚珠 说明荔枝颜色呈红色
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说明荔枝成片成林的绚丽美景
(3)列数字 使说明更准确有说服力
如: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估计数字)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儿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花开两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会四次之多。(准确数字)
(4)下定义 揭示事物的特点
如: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5)引用
①引用诗文及其作用:
《荔枝图序》 说明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咏荔枝膜》 说明荔枝膜的轻薄
《过华清宫绝句》 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惠州一绝》 突出苏轼对荔枝的喜爱
②引用典故及其作用:
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兼程送荔枝 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说明荔枝性喜温暖
文徵明说顾氏种活荔枝事 说明荔枝性喜温暖
教师点拨:本文作为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作者十分注重其文艺性和趣味性,大量引用了古代的诗文和掌故,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和文化内涵,也极大地激发了我们阅读的兴趣。
(四)扩展阅读
1、比较阅读
下面一段说明文简要地介绍了另一种果树石栗。阅读时把它同《南州六月荔枝丹》比较一下,分析这段文章说明的顺序,指出说明的重点,体会加粗的词语在句内的表达作用。
广州是一个树木葱茏的城市,少说也有一两百万株树木簇拥着它。广州的街道树有好多种:榕树、紫荆、凤凰木、玉兰等等。而特别多的一种街树是石栗。这种树木枝叶异常繁茂,叶子心脏形,碧绿得仿佛刷上了一层绿油,在阳光下常常灼灼闪亮。这种树开一种米黄色的小小的花,有一种奇特的香味(在马来亚的回教堂里,我就曾经常常闻到一种和石栗花味很相似的香气)。它结成的果实有点儿像核桃果,一层肉质的硬皮里面,包藏着一枚或两枚坚果。“石栗”的名字,大概就是由此而来了。这种坚果坚硬异常,用手或牙齿是压不破、咬不开的。得用石头或铁锤才能把它砸裂,里面,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略具圆形的果仁。每年秋天,石栗果常常落满街头,有的是整个掉落,有的是爆裂开了,滚出了它的坚果。
(节选自秦牧《“石果”的秘密》)
本文关键字:
资料下载
英语学霸笔记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英语单词三字经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2册知识图谱PDF版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单词默写本电子版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册听力MP3音频合计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新概念1册知识点+课文详解
发布时间:2022-02-22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
获取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礼包
推荐阅读
一转眼开学已将近一个月,国庆前后同学们会迎来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月考也是最好的查漏补缺方式,这是月考的重要目的和快速提升成绩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备战2019初三期末考试,新东方在线中考网整理了《2019初三语文期末复习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四大要领全掌握 初
新东方在线中考网整理了《初三语文<智取生辰纲>知识梳理》,供同学们和家长参考。 第21课 智取生辰纲 一、学习目标 1 理清
新东方在线中考网整理了《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知识梳理》,供同学们和家长参考。 第22课 范进中举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封建
新东方在线中考网整理了《初三语文<刘姥姥进大观园>知识梳理》,供同学们和家长参考。 第24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学习目标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捕蛇者说》教学设计(苏教版)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苏教版)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故乡》教学设计(苏教版)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画山绣水》教学设计(苏教版)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