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教学设计之《隆中对》

2018-10-12 11:23:20来源:网络

  1.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

  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

  2.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3.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4.“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主题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ǔ):抚摩。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数讨山越 ( ) ⑵君宜顾之 ( )

  ⑶遂往诣蒙 ( ) ⑷肃于是越席就之 ( )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⑵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7.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8.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节选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改动)

  【拓展提升】

  1、凡三往,乃见。即是 的故事。

  2、对对联

  3、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对文中涉及的人物进行了解。

  【教(学)后记】

  参考答案

  【精读精练】

  1.C 2.C 3.B4.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

  【主题阅读】

  5.⑴屡次 ⑵拜访 ⑶到 ⑷接近,靠近

  6.⑴不探寻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⑵吕将军功名一天天显扬,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

  7.原先轻视,后来吕蒙出了五个计谋之后,转为尊重和亲近。

  8.勇而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而有成。


本文关键字: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lulei@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大礼包

微信扫码关注 自动获取网盘链接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初中学英语资料大礼包合集

扫描下方二维码自动领取

初中资料
更多>>
更多英语课程>>